週四. 10 月 30th, 2025

 洋河的數據是明牌。

先說結論:重拾增長清晰可見;現金流數據表現強勁;本期凈利潤同比增幅被中銀證券股價下跌扭曲;信託投資暫無爆雷事項,總體規模已經大幅收縮。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億,同比增長16.7%;實現凈利潤15.5億,同比下跌13.1%;實現扣非凈利潤16.8億,同比增長23%。

2021年前三季度合計,營收219.4億,同比增長16%;實現凈利潤72.1億,同比增長0.4%;實現扣非凈利68.5億,同比增長21.6%。

直接看以上數據,第一印象就是營收和扣非凈利都不錯,但凈利潤數據增長乏力。 尤其是第三季度單季,居然同比下跌13.1%,這是怎麼回事呢?

持續跟蹤洋河公司經營情況的朋友,對此數據表現早就心知肚明。 因為它其實就是被中銀證券的股價所扭曲。

簡單的說,去年第三季度,洋河持有的7894.78萬股中銀證券的股票,是從2020年6月30日的21.43元,上漲到9月30日的26.73元,給公司第三季度報表增加(26.73×80%-21.43×80%)×7894.74≈3.35億非經常性盈利。

備註:去年中銀證券在鎖定期。 洋河將所持78947368股,按照市價扣除20%流動性折價后入帳。

而今年第三季度,中銀證券的股價是從6月30日的20.59跌至9月30日的15.02元,給公司第三季度報表帶來(15.02-20.59)×7894.74≈-4.4億非經常虧損。

此項造成第三季度7.75億的稅前利潤差額。

如果將中銀證券因素拋開(兩年的第三季度都不算它),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就會是22.5%,就回歸了可喜局面——以上計算均忽略了同期收到的百萬級別的少量現金分紅,下同。

同樣,前三季度的合計數亦是如此。

去年2月26日中銀證券發行上市,作為原始股投資者,洋河在去年前三季度記錄了約12.86億的公允價值變動正收益—26.73×80%×7894.74萬-4.03億=12.86億。

而今年前三季度,中銀證券在洋河報表增加的是5.62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15.02×7894.74萬-17.48億=-5.62億;

備註:26.73元,是去年9月30日中銀證券股價;15.02是今年9月30日中銀證券的股價。

4.03億是2020年期初7894.74萬必利吉心得 必利吉購買 必利吉哪里買ptt 必利吉p-force藥局 必利吉評價 必利吉p-force

 股的帳面值402516510.70元;17.48億是去年底(今年初)的帳面值1748210516.99元。

上述數據在洋河2020年年報21頁。

里外相差約18.5億,直接影響稅後凈利潤13.8億左右。

剔除中銀證券上市的干擾,去年同期凈利潤基數少12.86×75%=9.6億,變成62.3億。

今年三季報變成77億(稅前利潤97.2+5.62)×75%=77億,同比增長約23%出頭,是不是立刻就好看了?

洋河投入3億元的投資的中銀證券,去年上市。 給洋河的投資帶來豐厚的收益——截止三季度末合計約7.6億浮盈,截止10月26日,還有約6.3億浮盈。

這部分收益,具體哪個季度的報表記錄多少盈利,我認為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是無差別的事情。

從企業所有者的角度看過去,企業不會因為將7.6億浮盈,記錄為+10和-2.4,或+5和+2.6,甚至是+50和-42.4,產生什麼價值區別。 忽略就好。

當然,對於炒報表短期同比增幅的人來說,要關注的因素就多了,這應該是其中一項。 可惜這種事情應該怎麼關注,關注什麼,我也不懂,沒能力談論。

這是關於報表第一頁業績數據的老唐看法。 另外,本次洋河三季報篇幅大幅縮水,有些內容沒有披露,所以部分內容可能因為缺乏細節被某些朋友忽略——主要是信託理財部分資訊省略了,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干? 是本階段信託行業性敏感嗎? 批評這偷工減料

反正一共就11頁紙,我隨意就我關注到一些有價值的數據和朋友們聊聊,當做是手把手讀簡報數據吧

第二頁非經常性損益表格裡,這個數據

這裡主要就是前面說的中銀證券股價波動的影響。

今年前三季度數據是4.66億,它可以拆分為兩項:(1)中銀證券股價波動-5.6億;(2)其他投資(信託、理財和股票)合計收益10.2億。

而去年同期,這個數據是20.4億,同樣可以拆為兩項:(1)中銀證券股價波動12.8億;(2)其他投資合計收益7.6億。

干擾數據主要是無法預測必利吉心得 必利吉購買 必利吉哪里買ptt 必利吉p-force藥局 必利吉評價 必利吉p-force

 ,也無法控制的中銀證券股價波動。

第二頁下半部分《…… 情況及原因》里,這兩條應引起注意。

這兩條數據可以對照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數據閱讀。

第四頁和第五頁的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今年公司在現金的安排上,保守了許多。

交易性金融資產(筍子)減少78億(65-143=-78),非流動金融資產增加10.6億(74.3-63.7=10.6),總計減少筍子類投資約67億。

它們對應的就是第10頁現金流量表「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232億+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8億-投資支付的現金168=72億,及中銀證券下跌導致筍子減少5.6億。

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預計變現時間超過一年的筍子)科目增加了10.6億,結合年初、年中數據推測,這部分主要增加的是股票投資。

年初的63.7億里,包括45.2億股票(中銀證券記錄在這裡)和18.5億債權類投資(主要就是期限超過一年的信託產品)。

今年中報,這組數據變成48.5股票+14.2億債權,考慮到上半年至少有中銀證券市值縮水1.2億,所以上半年公司至少增加了四五億的股權投資,同時減少了四五億的信託投資。

三季報沒有披露分項數據,但推測投資部門的大方向應該不會突然發生改變。

上述贖回的資金,大部分暫時存放在銀行,導致貨幣資金餘額增加94億(166-72=94)。

這顯示了洋河投資部門在當下地產信託頻頻爆雷的情況下——好在截止此刻,小洋還沒有任何一筆信託爆雷的資訊爆出,投資意願收縮的特徵

第二頁第7條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代表著有部分雖然記錄在報表上了,但稅務局並不承認的費用產生。

必利吉使用方法 必利吉臺南 必利吉臺灣 必利吉臺中 必利吉臺北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藥局

是什麼呢? 主要就是應付轉銷商折扣,即俗稱的返點。 三季報沒有披露遞延所得稅資產詳細構成,我們可以看中報。

中報107頁和108頁數據顯示,遞延所得稅資產12.66億,其中因為未支付返點39.33億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資產9.83億,佔比約78%。

或者看2020年年報,年報157和159頁顯示,遞延所得稅資產9.26億,其中因為未支付返點26.1億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資產6.53億,佔比70%。

會計按照會計準則,在記錄銷售收入的時候,直接扣除預計返點部分。 但稅務局只在返點實際支付時,才承認這筆費用。 這個分歧產生了遞延所得稅資產。

雖然手財和書房文章多次寫過遞延所得稅知識,但為避免部分沒讀過的朋友看不懂意思,我還是附加一個簡單粗暴的例子做個科普吧:

公司實現100元的銷售(包含增值稅在內的113元產品銷售),若計劃返點5元,公司會計是記錄95元銷售收入。

但稅務局不同意,要求公司要按照100元銷售收入計算相關稅收,由此產了5元費用分歧及對應的企業所得稅稅款5×25%=1.25元。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會計和稅務意見一致的時候,按照會計的演演算法納稅。 會計和稅務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按照稅務的意見納稅

所以,此時會計聽稅務的,這5元錢也按照收入納稅。

等以後這5元返點實施了,稅務局會把這1.25元稅款退給你——實際不會退現金,是允許你抵扣新的應繳稅款。

所以,這1.25元就相當於是暫時存放在稅務局的一筆錢,是屬於公司的資產,會計給它起個名字叫”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就是推後的意思,遞延所得稅資產這個名詞=推遲到以後使用的、專項用於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一筆資產。

By cpy0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