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0 月 31st, 2025

 “安妮寶貝”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這位作者在世紀初所帶來的爭議也延續至今。 每當她出新作,總是伴隨著鄙夷與各種各樣的”劃清界限”。

現在她已經不再使用「安妮寶貝」這個筆名,新的筆名叫做”慶山”——似乎她也在與過去的自己分道揚鑣。

其實,從「安妮寶貝」到「慶山」的轉變過程,就是一部新世紀以來的心靈史。 在她的作品以及爭議中,我們能夠看到,是什麼曾經擊中了年輕人,這一代人缺失了什麼,以及在時代急速的轉變中,我們的無所適從。
歡迎來到新週刊硬核讀書會,讓我們放下偏見,認真地聊聊這位曾經叫做”安妮寶貝”的作家。
✎作者 | 重木✎編輯 | 程遲
2013年,世紀初以《告別薇安》而成為一代人”情感教母”的安妮寶貝改名為慶山,開啟了”慶山時期”。 在這之後,以「慶山」為名出版的散文集《月童度河》、小說《夏摩山谷》等,也都明顯地轉向了一個更加註重對個體內在、心靈、精神性的探索與思考,並且整體意象與氛圍開始趨於一種佛教空境。 在某種程度上似乎與「慶山」一名隱隱呼應。
2021年,慶山出版最新散文集《一切境》,根據其自序,這部散文集延續與深化了她出版於2013年的散文集《眠空》中的主題,即“進入一個更注重探索哲思與記錄當下的階段”

2h2d 2h2d ptt 2h2d屈臣氏 2h2d心得 2h2d副作用 2h2d 真假 2h2d 功效 2h2d評價

2h2d哪裡買 2h2d官網

《一切境》

慶山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11

安妮寶貝的轉變一方面看似令人意外,但另一方面卻似乎是水到渠成。
無論是安妮寶貝時期的作品還是當下慶山的寫作,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起承轉合關係。
從《告別薇安》里在現代都市情感中的東奔西突,最後碰得遍體鱗傷的堅硬女孩,到進入人妻、人母角色之後開始面對的另一種處境。
就如慶山在其闊別多年後的新長篇《夏摩山谷》中構建的故事——那些處於安穩富足中的女人遭遇的中年危機,不僅來源於其個體生活,還來自周遭所不得不面對的諸如婚姻、家庭、夫妻關係與親子教育造成的困擾,最終造成她們自身的精神危機,從而需要一條新的救贖之路。
2019年慶山攜自己的長篇小說重回人們的視野中時,許多人或許依舊沒能想到其影響力的持久性。 當後起於她的郭敬明、韓寒等人早已遠離文學,張悅然、笛安等人開始努力地在純文學領域謀獲一席之地,安妮寶貝搖身一變成慶山,延續著世紀初的影響力,在不景氣的圖書市場掀起波瀾。
就如在豆瓣上這部書出現的兩極評價,一些人作為安妮寶貝的讀者依舊對其呵護有加且為其作品感動;而另一些曾經或許讀過或許沒讀過的人也依舊冷嘲熱諷,重複著那些陳詞濫調,懷疑安妮寶貝作品的文學性。

不入流的”安妮寶貝”

對於主流文學界而言,安妮寶貝始終處於邊緣。

或是因為其網路作家的出身,或因其小說的主題,對所謂的純文學而言,她的作品始終是”不入流”的;而對於做文化研究,尤其是涉及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中國現代都市、新興中產階級、女性,以及女性的情感和精神狀態時,安妮寶貝與衛慧、棉棉等女作家的作品一起成為最好的研究標本。

無法否認的是,對於那些真切地被這些小說和散文所影響而成長起的一代人而言,安妮寶貝成為塑造他們情感與情愛表達模式的最重要一環。

2h2d 2h2d ptt 2h2d屈臣氏 2h2d心得 2h2d副作用 2h2d 真假 2h2d 功效 2h2d評價

2h2d哪裡買 2h2d官網

根據安妮寶貝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七月與安生》。

作為世紀初的網路作家,安妮寶貝等人或許是最早一批開始書寫現代城市、都市愛情與慾望的流行作家。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及其對城市中產階級和年輕人的影響,這些網路作家潛移默化地影響與再生產著他們的都市生活經驗以及對現代性感官體驗的想像。

安妮寶貝的都市經驗和情感書寫模式直接影響到後起的郭敬明與張悅然等人,恰恰是這批作家成為其後引領當代中國青年流行文化的”精神導師”。

當純文學在剛剛得到解放而如饑似渴地吸收國外流行的文學創作手法時,敏銳的網路文學早已伴隨著現代都市發展與互聯網的便捷而開始直接書寫當下。

 2h2d 2h2d ptt 2h2d屈臣氏 2h2d心得 2h2d副作用 2h2d 真假 2h2d 功效 2h2d評價

2h2d哪裡買 2h2d官網

1997年創辦的文學網站「榕樹下」,孕育了安妮寶貝等一大批作家。

區別於傳統文學對鄉土的念念不忘,網路與流行文學已經成為書寫當代都市經驗和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伴隨著八九十年代的飛速發展,人們在期待與驚慌中進入一個嶄新的、充滿種種可能性的時代,如盲人摸象般開始探索和創造新的感官體驗模式、書寫和表達方式。

彼得·蓋伊在《感官教育:布爾喬亞經驗》中以各種非常規的材料——如親密信件、畫作、夢境以及私人日記等——研究西方19世紀新崛起的布爾喬亞經驗,尤其注重他們在愛情、性與感官享受上的認知。

蓋伊認為,恰恰是對於個體感官的重視和發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話語和模式,成為布爾喬亞階層感知和體認現代性的最直接和親密的方式,並且在隨後也成為這一階層最典型的特點。 而這些原本在古典時代遭到否定或壓抑的感覺經驗,也恰恰與現代都市發展和新空間格局的展開有關。

By sjy00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